自成都市大力推进轨道加速成网战略以来,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线网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便民出行、为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下足功夫,积极创新,助力城市通勤效率提升,推动人城境业高度融合。
一、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提升出行品质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营城理念,统筹考量城市总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产业规划,聚焦加快形成“四网融合”轨道交通体系和“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出行结构,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城市生长轴的作用,编制2035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远期规划36条、166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1389公里,市域铁路277公里)。持续用实际行动为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硬核力量。
二、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平稳运行,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自2010年1号线开通以来,轨道交通累计运送乘客超65亿乘次。近期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560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720万乘次。实现网络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网络列车准点率99.99%,高峰期最小行车间隔压缩到2分钟。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指标长期稳居国内第一方阵,为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严防疫情,确保乘客“零感染”。面对新冠疫情,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和全网正常运营,47处重点楼宇、373座线网车站“零输入”,2万余名职工、12亿次乘客“零感染”。
秉持真诚,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指导轨道交通以 “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的服务理念和“以客为尊,用心服务”的为民情怀,持续推动“三铁融合”,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地铁高铁同台换乘、安检互信;三网融合,提升效率。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进轨道公交运力匹配、时刻协同,先后完成公交站与地铁站名匹配更名204座,主城区内短线接驳德阳、什邡等远郊摆渡公交线路70余条;互联互通,一卡通刷。实现成渝两地公交、轨道“一码”通乘,成都市民使用天府通APP,在重庆主城9区可扫码通刷重庆轨道交通及公交;重庆市民使用重庆市民通APP,可扫码通刷成都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及BRT。经统计,今年以来,成都重庆两市市民互刷扫码日均约1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异地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智慧服务,共享生活。推出冷暖车厢、大站空车、5G专列、母婴候车室、站台厕所等智慧化、智能化、人本化服务;增设鲜花自助售卖机、共享童车、共享充电宝、文创售卖机等多样化服务。切实用高效接驳换乘和智慧便捷运营降低市民出行时间成本,提升通勤效率;用轨道交通优质贴心服务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的舒适性、便利性,推动“幸福指数”和“宜居指数”同步正向增长。
三、突出复合场景营造,提升通勤体验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丰富市民体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深刻学习领悟并积极践行场景营造和城市综合运营理念,积极构建与生活场景相互衔接的通勤场景,最大程度复合呈现居住生活、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等场景,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让市民在“回家路上”解决80%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推动人城境业高度融合,形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单元,切实提升市民通勤体验感,让单调乏味的通勤变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场景体验。
融合通勤生活场景,实现职住平衡。陆肖站是地铁6号线和22号线的换乘点,根据周边主要为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特点,联动高新体育公园等设施,高标准打造全市首个集运动主题场馆、精品体育零售、体育康养文化于一体的城市体育主题街区。面向各年龄阶段,打造交通、商务、教育、生活、消费、医疗、康养等多功能业态,营造出“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旅游的路”“上学的路”等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形成一站式城市中央活力区,通勤生活高度融合,“足不出区”就能满足所有商务、生活、消费需求,让职住更加平衡适宜、出行更加便捷舒适。(成都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