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掘交通科普人才,普及交通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交通运输科普传播能力,3月11日,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举办的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博学馆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围绕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自主命题,共有来自全省交通系统30家单位68名选手同台竞技,交通设计院公司选派3名选手代表蜀道集团参赛,并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佳绩!高原路面结构研究团队宣讲代表熊沁莹以94.4分的成绩位列第三,荣获一等奖,并被厅推送至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与此同时,隧道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宣讲代表周科荣获二等奖,港航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宣讲代表胡锴荣获三等奖!
一等奖获得者熊沁莹以《“黑色海绵”——自由呼吸的路面》为科普主题,首先介绍了道路中的“黑色海绵”的外貌和构成,其大名叫作“排水沥青路面”,运用对比方式,重点介绍道路中的“黑色海绵”相较于传统路面的功能与原理,通过“吸水”“吸光”“吸声”三种功能实现自由呼吸。用类比手法,将关键数字转化为通俗解释,介绍排水沥青路面能让表面保持“干燥”,显著降低眩光,降低噪音3至5分贝,减少雨天事故发生,突显“安全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将助力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二等奖获得者周科以《棚洞——给公路戴上“安全帽”》为科普主题,介绍了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为公路修建棚洞的必要性,给公路戴上“安全帽”,并在棚洞顶部加一层缓冲落石冲击的缓冲层,确保棚洞的安全,便能有效保护山区公路的安全运营。
三等奖获得者胡锴以《鱼跃蜀道,为鱼类筑造幸福家园的岷江生态航道》为科普主题,通过讲解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的概念,科普创新研发生态型航道建筑物构件-开孔齿形构件的背景,讲解了开孔齿形构件如何模拟鱼类多样化的生存环境,营造多样的水流环境。
此次科普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公司长期以来坚持技术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肯定,也是对公司持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鼓舞,极大彰显了公司在公路水运勘察设计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水平。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普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全公司创新创业活力,为公司加快建设现代工程咨询企业典范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