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负责的遂宁至重庆高速公路(四川境)扩容工程施工图设计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批复,获得广泛关注。3月25日,《中国交通报》第6版勘察设计·质监版发表《融城便民精心绘 原路扩容绿意浓》一文,详细介绍了公司参与遂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背后勘察设计的巧思与匠心,以及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提升成渝主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成渝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交通报》报道
融城便民精心绘 原路扩容绿意浓
近日,由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负责的遂宁至重庆高速公路(四川境)扩容工程(简称遂渝高速扩容工程)施工图设计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批复。该项目为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首个独立中标工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高速公路扩容项目。
遂渝高速扩容工程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中新增高速公路扩容路段中的一条,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经遂宁至重庆直联高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路段。
为全面落实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适应新形势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做好项目总体研究,在工可、初设、施工图三阶段尽可能保持路线一致,有效稳定路线方案,减少专题要件和设计文件的反复,实现各阶段投资可控,保持设计理念的延续性,真正做到三阶段深度融合,在保持设计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为项目如期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统筹兼顾 联动路城一体发展
遂渝高速扩容工程起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接成南高速公路,对接茂遂高速公路,经遂宁市经开区、高新区,止于安居区磨溪镇书房坝附近(川渝交界处),接遂宁至重庆高速公路重庆段。项目路线全长约46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全线采用原路加宽方式,按路基宽度41米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为解决高速公路对城市的阻隔问题,项目组详细查明阻隔点,通过改道、增设主线桥、跨线天桥、通道等方式疏通横向通道,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同时,项目组优化互通设计方案,缓解遂宁市区出入口交通压力,进一步满足遂宁市河东新区、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交通需求。
针对沿线居民区较为集中的实际情况,项目组采用排水降噪路面、增设声屏障,降低行车噪音,为居民提供舒适静谧的生活环境。多途径、多举措、多形式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疑难杂症,逐一消除高速公路对城市在道路阻隔、对外辐射等方面的影响。
技术支撑 高质量推进项目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组全线使用航空摄影测量,形成激光点云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倾斜摄影,并通过HS—1600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对测区内已有高速公路、互通匝道及上跨道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使用自主研发的“经天路图”外业调查系统作业,经过踏勘、纠正点布设和施测、点云和照片数据采集与处理,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据悉,该系统可快速加载各类在线地图资源、航测数据(DOM+DEM)、倾斜摄影模型及矢量设计数据,一键完成设计数据自动BIM建模,在具备极致的用户体验下包含路线总体设计、桥隧自动布设、项目会审、外业调查等多个功能模块。
“经天路图”外业调查系统将航测、倾斜模型、地质、总体图、环保等数据加载到外业调查系统中,部分调查结果分析可在室内快速完成。
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还通过“BIM+GIS”技术赋能外业调查工作,缩短项目外业调查时间,外业调查精度和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为设计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支撑。
△直升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技术人员进行起飞前的设备安装和调试。
生态优先 展现当地文化风景
基于技艺结合设计理念,项目增设跨线桥景观设计专项,互通强化三角区景观设计,融合遂渝人文元素,力求打造遂宁本土化高速风景。
跨线桥方案选型注重结构美和受力合理性,项目组将拱形曲线融入斜腿刚构和弓弦桁架结构,外观轻盈优美,不但体现桥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还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线桥方案采用预制吊装的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运营干扰。跨线桥防抛网融入地域文化,打造风土人情标识,有效释放文化价值。
“遂渝高速扩容工程采用原路扩容方案,集约通道走廊资源,利用原路减少新增通道占用基本农田,为类似区域的扩容方案提供示范。”四川交通设计院公司道路二分院副院长张玉利介绍,“在整体设计上,该项目路基采用桩板墙、装配式护坡、装配式边沟、泡沫轻质土收坡方案,试点应用了装配式生态挡墙,减少现场施工开挖,有效保护了原有生态环境。”
目前,遂渝高速扩容工程先期开工点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全面开工。该项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成渝主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