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单位要闻

3项创新成果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发布

发布时间:2025-06-20 来源: 浏览次数:45

交通设计院研发的三项创新成果——公路隧道“随车照明”低碳控制系统、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边坡加固技术和蜀新绿碳排放核算平台,成功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 该技术清单于6月12日在成都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科技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上,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发布。清单由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推动编制,涵盖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低碳交通与智能出行等多领域的417项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旨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公路隧道“随车照明”低碳控制系统

图片1.png 

图片2.png 

该成果为解决隧道无车时或无车路段无效照明及有车时隧道过度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可通过实时检测洞外亮度和交通流状态,自动单灯或分段调整灯具亮度,实现“随车按需式”精细化调光控制,使照明灯具在无车时段以较低的功率运行,从而降低隧道能耗、延长灯具使用寿命。该系统适用于高等级单向通行的公路隧道,且交通量越小节能效果越好。国内超过500公里的隧道已实施“随车”照明控制系统。‍‍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边坡加固技术

图片3.png 

锚墩式主动防护网高边坡支挡结构平面图

图片4.png 

锚墩与主动网接触处示意图

该成果聚焦解决西南山区普遍发育破碎岩质高陡边坡存在浅表层剥蚀碎落和深层失稳破坏的风险问题。关键技术是在主动防护网结构的节点处设置垫墩锚索代替传统的短锚杆,相较于传统的主动防护网结构,本技术通过锚墩处的协调变形,可以实现对边坡的深层和浅表层的有效加固。该成果正在向有需求的山区国省干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道路大规模推广应用。 

蜀新绿碳排放核算平台

图片5.png 

蜀新绿碳核算平台——公路项目建设期核算分析界面

该成果针对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存在的“边界模糊、数据离散、标准多样”三大痛点,创新构建了“全要素覆盖-高效快速反馈”的碳排放精准核算体系,解决了公路建设、运营碳排放难以精准核算的问题。国内首创同时对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碳排放进行精准核算,可精准识别重点排放环节,实现针对性的节能降碳,可有效指导项目低碳选线,减少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公路精准降碳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次3项创新成果成功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有力肯定,更是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责任。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耕智慧低碳交通技术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贡献绿色低碳的“设计力量”,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懈奋斗!





联系我们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蜀道云上城12号楼(和顺路一段366号)
电话
028-86925954
传真
028-86912819

扫码关注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 | 蜀ICP备05020058号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1146号技术支持:明腾网络